關于考什么證書有“含金量”問題。考生首先要關注一下2016年底人社部發布的國家職業資格清單,該清單是指職業資格的合法范圍。國家職業資格清單上的職業資格分為準入類和水平類,清單中需要政府控制的,作為準入類;清單中滿足市場需求的,作為水平類;未列入清單的,一律不得開展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我以為,所謂證書的“含金量”體現在兩個方面——要么是能證明持證者的能力或水平,要么是可以持證從事某種特別的業務,否則,證書就沒有含金量。舉例而言,注冊會計師的證書和律師證書屬于國家職業資格清單中的準入類執業證書,需要艱辛的復習備考過程,取得這些證書,能持證從事規定的業務,并能證明持證者的學習能力和頑強精神,這就有含金量;再如稅務師證書,屬于國家職業資格清單中的水平類證書,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3號發布的《涉稅專業服務監管辦法(試行)》第七條的規定; “稅務師事務所合伙人或者股東由稅務師、注冊會計師、律師擔任,稅務師占比應高于百分之五十,國家稅務總局另有規定的除外。”稅務師證書的含金量不僅僅體現在政府的認可和市場的需求,更體現在能滿足組建稅務師事務所的專項資格要求。
不可否認,盡管稅務師在2017年及未來幾年讓考生自信的通過率會讓用人單位對這一證書的水平的期待發生變化,已經有不止一家稅務師事務所的領導感嘆:“再招聘稅務師時,不能只看證書,還要在面試中更注重觀察求職者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發出這種感嘆的,不僅僅是稅務師事務所,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對注冊會計師也有同樣的感嘆。因此我認為,考試證書只是你個人專業能力水平的一個標簽,現在的好的工作單位招聘,不僅僅看求職者的標簽,還要通過面試看看求職者是不是“標題黨”。
關于通過率高與含金量的關系。2017年稅務師考試的通過率給很多考生帶來了自信,有一些考生認為較高的通過率會埋沒稅務精英突出的能力。我認為,不論這個證書是否容易考,如果你不從事涉稅領域的工作或投資,沒有必要考稅務師;但如果想從事涉稅領域的工作或投資,就有必要考稅務師。考試通過率的變化讓我聯想起高考:我國1981年前高考的錄取率是1%左右,但2000年后高考錄取率達到80%左右了吧,都知道高考已經由精英教育演變為大眾普及教育,高考的含金量已從35年前的是否能考取演化成是否考取好學校,但這不影響考生參加高考的積極性。因此說,如果想從事涉稅業務、辦稅務師事務所,考個稅務師證還是有必要的,同時,還要加強業務學習,體現出自己不僅有專業標簽,而且還不是“標題黨”。
有考生問,去年以來,稅務師對所得稅匯算清繳鑒證已經不再屬于準法定業務,稅務師事務所是否沒業務了?根據我對北京地區稅務師事務所這兩年情況的了解,業務水平過硬稅務師事務所的業務收入比以往是有明顯增加的,很多企業年終匯算清繳還是習慣性地找有業務水平的稅務師事務所辦理;“營改增”稅收政策和涉稅會計處理的復雜性也給稅務師事務所帶來了業務空間;簡政放權后稅務機關取消了大量的行政審批但強化了稽查,企業稅收風險加大,很多企業的略帶風險的業務也找稅務師事務所咨詢處置,因此稅務師事務所在增加收入的同時,業務的復雜性比以往有所增加,對人才專業水平的要求更高了。因此,稅務師較好的通過率能夠吸引一批對稅收感興趣的人報考和加入,行業隊伍的擴大和競爭能夠激勵專業人員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滿足社會對涉稅專業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