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
企業價值評估的一般對象是企業整體的經濟價值。企業整體的經濟價值,是指企業作為一個整體的公平市場價值。一般情況下,公平市場價值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企業的整體價值可以分為實體價值和股權價值、持續經營價值和清算價值、少數股權價值和控股權價值等類別。
|
企業的整體價值 |
企業的整體價值觀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整體不是各部分的簡單相加;而是有機的結合。 企業整體能夠具有價值,在于它可以為投資人帶來現金流量。這些現金流量是所有資產聯合起來運用的結果,而不是資產分別出售獲得的現金流量。 2.整體價值來源于要素的結合方式。 企業資源的重組即改變各要素之間的結合方式,可以改變企業的功能和效率。 3.部分只有在整體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部分只有在整體中才能體現其價值,一旦離開整體,這個部分就失去了作為整體中一部分的意義。 一個部門被剝離出來,其功能會有別于它原來作為企業一部分的功能和價值,剝離后的企業也會不同于原來的企業。 4.整體價值只有在運行中才能體現出來 如果企業停止運營,整體功能隨之喪失,不再具有整體價值,就只剩下一堆機器、存貨和廠房,此時企業的價值是這些財產的變現價值,即清算價值。 |
企業的經濟價值 |
經濟價值是指一項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通常用該資產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來計量。 一.會計價值和市場價值 會計價值是指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賬面價值。 會計師選擇歷史成本而舍棄現行市場價值的理由:1.歷史成本具有客觀性,可以重復驗證;2.如果說歷史成本與投資人的決策不相關,那么現行市場價值同樣與投資人決策不相關。 歷史成本計價受到很多批評:1.制定經營或投資決策必須以現實的和未來的信息為依據,歷史是成本會計提供的信息是面向過去的。2.歷史成本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3.歷史成本會計是各種計價方法的混合,不能為經營和投資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4.歷史成本計價缺乏時間上的一致性。 除非特別指明,企業價值評估的“價值”是指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二、現行市場價值與公平市場價值 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就是未來現金流入的現值。 現行市場價格是指按照現行市場價格計量的資產價值,它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是不公平的。 |
企業整體經濟價值的類別 |
1.實體價值與股權價值 企業實體價值=股權價值+凈債務價值 2.持續經營價值與清算價值 企業能夠給所有者提供價值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由營業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稱為持續經營價值(簡稱續營價值);另一種是停止經營,出售資產產生的現金流,稱為清算價值。 一個企業的公平市場價值,應當是續營價值與清算價值中較高的一個。 依據理財的“自利原則”,當未來現金流的現值大與清算價值時,投資人會選擇持續經營。 一個企業的持續經營價值已經低于其清算價值,本應當進行清算。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控制企業的人拒絕清算,企業得以持續經營。 3.少數股權價值與控股權價值 少數股權價值是在現有管理和戰略條件下,企業能夠給股票投資人帶來的現金流量現值;控股權價值是企業進行重組,改進管理和經營戰略后可以為投資人帶來的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控股權價值與少數股權價值的差額稱為控股權溢價,它是由于轉變控股權增加的價值。 控股權溢價=V(新的)-V(當前) 【提示】在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首先要明確擬評估的對象是什么,搞清楚是企業實體價值還是股權價值,是續營價值還是清算價值,是少數股權價值還是控股權價值。 |
編輯推薦:2015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聚焦”